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正文
法慈忏殿记1193年11月 南宋 · 陆游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九四四、《渭南文集》卷二一 创作地点: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
东出庆元府五十里曰小溪,有僧舍曰法慈院
院创于唐咸通中,旧号凤山院,历五季至宋兴,院常不废。
治平二年,始赐今名。
虽世以院僧主之,然其徒多出游四方,学经论,问祖师第一义,或终其身不归。
淳熙十四年,老宿及后来者始议作忏殿,而如戒等十辈,愿尽力营之。
久而不成,十人或死或缘不偶,独如戒、智玻、行、誓不怠废,必遂其始愿,行乞劳苦,积细微以成高大。
于是施者墙立,助者麇至,闻者兴叹,见者起敬。
木章竹个,山积云委,伐石于山,陶甓于灶,丹漆黝垩,致于四方。
绍熙壬子三月癸酉始土工,明年八月庚申始匠事,十一月土木皆告成。
南北八丈六尺,东西五丈八尺,而栋之高四丈一尺。
耽耽奕奕,穷极艺巧。
庆元多名山巨刹,然忏堂之盛,未有加法慈者。
释迦于中,而左则弥勒,右则无量寿,又以天地鬼神之像陪拥四旁。
呜呼,亦盛矣!
院僧因馀姚普明院僧则华求予为记。
则华尝游,予识之于成都,今三十馀年,以故旧不忍拒也,乃为之书,而刻施者姓名于碑阴云。
普觉观音谢晴疏文二首 其一 南宋 · 楼钥
 出处:全宋文卷六○一五
丰年可望,勿惊秋雨之霖霪;
诚祷才通,已见阴云之解駮。
斯民交喜,如佛现前。
令吏责之少宽,益仰法慈之无碍。
苗则兴矣,变和气于郊原;
阳以暴之,了农功于铚艾。
顾感通之甚著,誓归向以无忘。
天池雪屋韶禅师塔铭 南宋 · 释道璨
 出处:全宋文卷八○八五、《无文印》卷五、《柳塘外集》卷四
曹洞诸老以真履实践与道为配,溢为语言,葩烨流丽,如花透春色,真积力久,机动籁鸣,有不自知其所以然者。
雨洗淡红桃萼嫩,风摇浅碧柳丝轻,眼正句活,汔传洞宗正印。
甚矣,未易以语言观也。
嘉定间净禅师足庵之道于天童,惧洞宗玄学或为语言胜,以恶拳痛棒陶冶学者,肆口纵谈,摆落枝叶,无花滋旨味,如苍松驾壑,风雨盘空,曹洞正宗为之一变。
天池雪屋禅师时在侍傍,亲證是三昧,已而横点头曰:「吾宗不如是,吾祖不如是也,吾其绍述宗祖乎」!
宴坐天池十有八年,仰观俯察,谓道满天地间,阳舒阴惨,秋明媚,皆道之所存。
点染融化,活弄死语,精神百倍,而俗眼少有识之者。
师讳正韶,番之干越人
父谢母柴。
少从雄峰法慈祝发,游吴越,受心要于天童,历登诸老门以印其所得。
亲老,还江南
复侍香列岫,掌记疏山,声名猎猎不可掩。
文昌赵公必愿以天池请出世,山高云深,众不及百,而职分甚修。
居七年,寺燬。
师不亟不徐,寻复旧观,疏通玲珑,悉出心画口授,无或不强人意。
筑庵山阿,凿池引泉,环以幽花细,夷犹其间,以遂所乐,端明厉公文翁为扁曰「明月」。
景定元年四月庚子示寂,寿五十九,腊四十,度弟子若干。
其徒奉师灵骨舍利及火后顶骨、牙齿不坏者,塔于明月庵后。
若凤状师行,请予铭。
予行天下凡三十年,多交天下名尊宿,独欠识师。
东游海上,尝阅师《兔园集》,诵其语,想见其人。
自京还番,数交讯。
番去庐山不远,欲见莫能来。
开先可以一见,而师灭矣。
师萧閒凝远,有晋、唐人风味。
工歌诗,托物寄兴,陶写其胸中至乐,意在言外,观者不具眼,乃以诗家目之,是见师杜清机也。
道丧千载。
托于语言,纷纷末流能以语言发挥道妙者不多见。
仅仅有之,而世之识真者又绝少。
淡红浅碧,眼固正矣,句固活矣,使居今之世不目为诗家也几希,此予之所以为师太息也。
铭曰:
洞学玄旨,日行太空。
大于丹霞,盛于芙蓉。
大休足庵,扶持正续。
似地擎山,如石涵玉。
天童长翁,初无寸长。
无寸长处,万象耿光。
雪屋空寒,春行万里。
点染风华,散在百卉。
大痴小黠,萃于一门。
我行芳草,汝入深林。
所同者道,不同者迹。
捉象捉兔,各全其力。
为师灭度,指北为南。
精神照人,明月一庵。